Present Day, Present Time

gobomb

告别哲学

这两年受维特根斯坦和陈嘉映老师影响很深。第一,对哲学的一些基本看法改变了,重新梳理了自己和哲学的关系;第二,对人生的很多基础假设也改变了,包括一些根深蒂固影响了十几年的假设。这个改变不是“瓦解”,也不是“突变”,而是“自然生长”。

我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哲学的(实实在在的中二少年),从一本教辅性质的书中的一篇《苏菲的世界》节选开始。之前模模糊糊知道苏格拉底是大哲学家,却不知道这个人的具体学说和人格。这篇文章通过浅显易懂的对话体形式介绍苏格拉底,勾起了我的兴趣。后来在书店里购得此书,手不释卷看了一周。哲学史上环环相扣的“正反合”路径,看得让我异常兴奋。

读到贝克莱主教彻底的唯心主义时,加上小说讨巧的叙事方式的影响,我的“世界观”被颠覆了一遍。按照我朴素的思考能力,其他哲学家的学说,我或多或少都可以论证或反驳一番,换言之,这些学说都还能被容纳进我旧有的框架。但是读到贝克莱,我框架底部支撑性的观念一下子就被抽走了,自以为还算牢靠周密的理解框架,就像抽掉关键支柱的积木,瞬间崩塌。我感到持续的兴奋、惊讶、害怕,还有晕眩,就像发烧一样。这一烧烧了十几年。

哲学从此成为我阅读和(精神)生活里的一大板块。但这里不打算细谈心路历程,主要写写最近最新的结论:我打算把哲学的优先级降到较低的位置。为什么呢?

  1. 维特根斯坦指出了研究哲学问题的误导之处。柏拉图认为人必须要到30岁后才能学习哲学。在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作为材料时,是谈不上哲学思考的,脱离实际经验的思考是低效、空转的。
  2. 作为年轻人,多去经历生活,多去实践,多去尝试具体的事情,是更重要的。很多道理不是从纯粹思辨中推倒出来的,而是从行动、生活、具体经验中来的。广阔天地,大有可为。
  3. 过去花了太多精力在哲学思考上面了,错失了成长中必要的锻炼。以为思考能替代一些其他的付出。走了弯路,现在回头还来得及。这个兴趣也会分散我的精力,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,还影响我搞钱。
  4. 哲学思考是需要物质条件保证的。我不是富二代,也还没有财务自由,我得承认现实,并且要承担起现实的责任。
  5. 我希望发展我其他的能力,人际交往的能力,规划的能力,执行力,让自己发展得更成熟。
  6. 我也学够了。基本上对这个领域,作为业余爱好者,好奇的部分基本都了解过了,现在也没有什么遗憾。我挺清楚自己的资质和上限所在。对职业化的哲学也没有很热衷。

我从小爱好思考。爱好思考这个特质,使得我与哲学结缘。爱好思考不见的就是个好事。因为凡事应有度,过犹不及。由于缺乏好的教导和指引,过去我太倚重思考,并得到一些惨痛的教训。

为什么爱好思考不一定就好呢?

  1. 在不适合思考的场景思考,就不好(这听起来真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,典型的同义反复,“不适合”就蕴含着“不好”了)。比如对情绪问题,应该好好感受,而不是思考;比如该行动的时候,思考得再周全而不做事对结果并没有帮助;比如对沟通问题,应该倾听他人说话,耐心沟通,而不是空想、臆测。有时一个人想破天还不如好好观察他人,或者一句发问来得简单直接。

  2. 思考得多,会抑制其他活动,导致失衡。思考是能带来乐趣的,但沉浸在这类型的乐趣不愿出来,也是个蛮大的毛病,算是一种“偏食” 。可以多元一些,多接触一下其他有意思的乐趣。

当然,学习哲学、爱好思考还是给我带来一些好处:

  1. 培养了直觉思维,对(文科的)抽象概念比较有感觉。
  2. 使得心态比较开放,愿意去了解异见。
  3. 对很多人文学科,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立场和框架,去学习和吸收。

哲学思考是一种冲动,有冲动不见得就有所建树。别“误把创作欲当作创作才华“。我希望少花点时间在哲学和空想上面,多做点有反馈、有产出、有具体用处的事情。如果真有思考、表达的冲动,那就写成完整的文章吧,勉强算得上是有形的产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