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ent Day, Present Time

gobomb

2023 年终总结

2023年乏善可陈。生活和工作都没什么特别可说的。

不少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了,而我的感情生活并没有很顺利。不过这个事情暂时还不是很困扰我。

到了这个年纪,似乎不再年轻,该迷茫的也都迷茫过了,比起早几年,倒有些好处,就是情绪更加稳定。也比较知道怎么去跟情绪相处了。

时间当然是有限的,只能尽力去做好自己感兴趣的、认为重要的事情。

照例过一下印象比较深的书,今年读了112本书:

技术书

凤凰项目:一个IT运维的传奇故事》:与其说是技术类的书,不如说是管理类的。从一个副总裁的视角下,怎么协调不同部门,把一个大型项目完成。

System Design Interview: An insider’s guide, Second Edition》:面试场景下的系统设计入门书,教你怎么和面试官沟通,怎么估算数据规模,怎么设计常见的业务系统。

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》:读完《DDIA》可以看看这本,把Paxos和Raft讲得很详细、清楚。确实对得上标题的“深入理解”。

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》;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:这两本经典,属于程序员必读。有时间过了一遍。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下函数式编程思维,确实很有启发。

游戏编程模式》:设计模式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应用。虽然没做过游戏开发,搜设计模式的时候发现了这本,读了下觉得蛮有意思的。中译本不是很好。

面向对象是怎样工作的》:日本人写的书,就是比较易懂、直白。比较浅的入门书,讲为什么要有面向对象这些特性。

编程与类型系统》:以TypeScript为例,讲了类型系统的方方面面,进一步讲解了泛型、高阶类型、函数式编程。

基本上我就是循着兴趣去看,说实话跟工作上面联系就比较弱了。总体看起来,我在编程语言方面了解得比较多,一是受《SICP》影响,想多了解一下编程范式的知识,二是Go终于提供了泛型功能,小试了一下,不禁会跟其他语言做对比,看有啥提升或不足,三是稍微了解了一下Rust这种提供了更多功能的语言。

类型系统,是编译器/编程语言提供的功能,目的跟设计模式是一样的,就是降低程序员/程序犯错的概率。类型系统比设计模式,更进一步的是,第一,内置于编译器,比起设计模式,可靠性更强一些(总比程序员去实现或人脑推断强);第二,是形式化的,数学上是证明过的。

非技术书

Why Wait to Be Great?: It’s Either Now or Too Late》:一本心灵鸡汤,讲的道理跟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差不多。难度不高的英文非虚构作品。

佛教的见地与修道》《楞严大义》:年初读了几本关于佛学的书,蛮对我口味的。开始有点入门了。

大争论:左派和右派的起源》:政治相关的著作,讲埃德蒙·伯克和托马斯·潘恩观点的差异。伯克是保守派,潘恩是激进派。保守派注重传统和平衡,激进派注重抽象的权力、理性和原则。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两点:一是乔纳森·海特的《正义之心》,《正义之心》从道德心理学讲美国当代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分歧,也是提示人性的不理性之处,分析共和党的宣传策略为何有效;第二是,软件领域常见的开发、运维冲突,开发人员希望快速上线新功能,而运维人员对稳定性负责。这也是一种左与右的冲突。

思考,快与慢》:中文版翻译较差;很多泛心理学、行为经济学的畅销书都会引用这本,足见此书之经典。里面讲的道理可能已经成为常识。书里提出人思考的两种模式:系统1:迅捷、直觉性和情绪化;系统2较为缓慢、审慎而具逻辑性。基于这两个系统,结合统计学知识,对我们生活里关于偏见、决策行为、风险感知等的现象进行剖析。西方人喜欢把人假设为理性的,而实际上不理性的现象比比皆是。本书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矫正我们对人性的认识,也对我们做决策有帮助。读完此书,还有一个感受是,概率思维和统计学很重要,与其把决策建立在不可靠的直觉上,不如相信数学。本书也提到一个有趣的方式,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: 「 ·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。 ·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」

贝叶斯定理可以把人的主观信念纳入计算,这对实际应用很有帮助。

我在北京送快递》:很朴实的文字。作者是热爱写作的人,辗转打工的经历看起来平淡,但却能打动我。一方面,更加切实地了解到各种不同职业和处境的真实生活;另一方面,也很欣赏作者敏感细腻的观察和记录。

生存还是毁灭: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》:挺离经叛道的书(作者另一本书《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》更离经叛道),论证人生无意义,论证人生皆苦。从论证本身看还蛮有意思的。当然这样的观点对于有佛教传统的中国人来说,似乎也不怎么新鲜。

本书对乐观、悲观的辨析和澄清值得一提:一样的客观事实,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判断是不同的(“乐观者宣称,我们生活在所有可能的世界当中最好的世界,而悲观者担心这(话)恐怕是真的。”)

「称某种看法为乐观还是悲观,取决于它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还是黯淡的画面。……事情是怎样就是怎样,而最好的论证支持某些评价,不支持另一些评价。事情有多好,就应该被视为有多好,有多坏,我们就应该认识到它有多坏。当我们有充分理由乐观时,悲观就属于误判,而当我们有充分理由悲观时,乐观就属于误判。例如,一个年轻人身体健康,而且不面临特殊的危险,那么他对自己活到下个生日的前景持悲观看法,通常就属误判。他死于这次生日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,但很小。相反,同样是这位年轻人,他若对自己成为百岁老人持悲观看法,那就是正确的悲观。活到那个岁数不是不可能,但可能性不大。」

我欣赏作者的务实态度——能随实际情况调整判断。我自己做了两个联系:一个是佛教的教导,要如实观察;另一个是贝叶斯定理,观察到新的事实,可循环地调整自己的判断和信念。

有句话蛮流行:“悲观者往往正确,但乐观者往往成功”。这里强调的是乐观者更愿意去行动,因为不行动是无法成功的。但这里两个副词“往往”,代表的概率是不同的,特别是后者,概率当然是极地的。悲观者判断错了,与乐观者失败了的后果和风险也不对等。另外判断与行动也并不对立。悲观者不会只判断不行动,乐观者也不会只有行动。我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(行为上乐观开放,认识上悲观谨慎)。

跨越边界的社区:北京“浙江村”的生活史》《金榜题名之后: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》《回归故里》:前两本都是标准的社会学论文/专著,也算对社会学田野调查、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——阅读时我会想象这个题目如果是我在做,我该怎么做。读完之后我发现我对社会学兴趣不大。之所以读是因为有几个对社会学感兴趣的朋友,算是受到一些影响。《回归故里》放在这里,是因为刚好和《金榜题名之后》有共同的方法论来源——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•布尔迪厄,专注在社会阶级、教育等话题上。但说实话,我的阅读趣味确实已经固定下来,我对法国思想家并不怎么感冒。(比起大陆哲学,我也更青睐分析哲学)

维特根斯坦论事实与价值》《维特根斯坦十讲》《逻辑与罪》:这三本都是关于维特根斯坦的。《维特根斯坦十讲》是入门书,写得深入浅出。如果有读者想了解维特根斯坦,我会推荐这本。

《维特根斯坦论事实与价值》也是国内学者写的书,《逻辑哲学论》宣称自己讲的是伦理学,但怎么个伦理学法,初读者是看不出来的。我当然是对“价值”部分更加关心。本书从文本出发,展现了维特根斯坦对宗教、伦理学、美学等领域的观点。什么是价值呢?简单理解就是“应然”,讨论我们该这么做事,怎样才是善的。宗教、伦理学就是对我们怎么做事、做人进行规范。

《逻辑与罪》更深入、集中讨论了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,这本书应该是我23年读到的Top 1,使我对宗教问题的思考上升了一个维度。

阅读工具

墨水屏手机:入手了一个二手的海信A5,很方便。相比Kindle,更加便携,还搭载安卓系统(可用微信读书客户端)。很契合我的需求。

用 Obsidian 来做笔记:Obsidian 的优势在于插件系统。我用的这两个插件,刚好可以连接我在豆瓣和微信读书的数据:

https://github.com/Wanxp/obsidian-douban 同步豆瓣标记的数据

https://github.com/zhaohongxuan/obsidian-weread-plugin 同步微信读书的书籍数据,划线笔记和想法

24年展望

1、要磨练一种做事的心态。养成好习惯,少拖延。做事的心态就是,不要过于在意创造性、意义感这种内在的感觉,而把想做的事情当作搬砖,注重结果的达成。大部分事情是体力劳动,体力劳动是必要的。这个心态有助于克服完美主义心态,从而克服拖延。另外,一个习惯在一开始的时候,就是会有陌生感,无法很快感受到那种充盈着意义、快感的反馈(除非是刷短视频这种纯在舒适区内的活动,但那些活动又没有我珍视的价值),这是大脑进化出来的机制和反应,所以应对方式还是得坚持。而熬过一开始的痛苦,后面就会顺利起来。因为前面一次两次的成功经验,也会被我们的大脑记住(建立了新的神经通路)(或用佛教唯识学的术语:熏习了阿赖耶识),下一次做类似的事情,就会容易很多。(这个道理还可以联系到《小狗钱钱》:成功日记可以帮我们培养自信,克服恐惧)

2、学好英文,多阅读英文书。读起英文来还是有点慢,主要是没有养成习惯。偶尔能读几本英文书,但速度太慢了,可能是读中文速度的1/5。得强迫自己多输入才行,把英文阅读当作做事。英文世界的资源还是多很多的,而且直接读英文,也不用忍受糟糕的翻译。

3、多接触人,多社交。人和人的联结是宝贵的。年近30,不像年轻的时候像是有无限的可能性,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就能自然地交到朋友。社交圈不努力是会变窄的,友谊不去维持就变淡了。我该调整一下,别太沉溺于精神生活,多向外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