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换了工作和城市。
来到了北京,第一次到这么北方的城市工作和生活,对我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。来之前有点担心适应不了北京的气候,以及传说中糟糕的空气质量,来之后,意外地发现我十分适应。空气质量并没有那么差,甚至我觉得比深圳还好,深圳不时还能见到雾霾天,北京似乎只有两三次。
居住上面,北京因为纬度高,日照少,所以楼距都会特别大;我租在海淀区,海淀据说因为有很多公园、古迹(颐和园、圆明园什么的),所以政策上不允许建高楼。相比起深圳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,显得没有那么压抑,我是觉得比较舒服的。另外可能我住得比较偏,在五环外,发展没那么快,就比较安静。在深圳的几年,住的每个地方都很吵,因为附近永远在修路、建楼。我更喜欢安静的环境。
另外一点,就是北京没啥蚊子,也没有蟑螂。在南方,一年四季都有蚊子,晚上被蚊子折磨得睡不着是常有的事情。蟑螂更是常见。
缺点也是有的。那就是没啥好吃的。作为广东人,北京给我的感觉就是又贵又不好吃。饭店不会营业到太晚,经常不到九点就说要打烊了。晚上想叫个夜宵外卖,只有烧烤这一种选择。在深圳,你想吃东西不管多晚,随时出门不用走多久就能找到好吃的。
尽管吐槽北京的饮食不好,半年间我还是增重了20斤。可能是因为这边炒菜重油重盐,热量摄入比较大吧。(也说明运动少了……)
工作上面,从初创公司换到规模大一点的公司。做的事情还是一个领域,还是云计算、运维平台、基础架构相关的工作。
这里面不一样的地方,一开始还真有些不适应。
首先就是做事的方式上面:大公司比较注重流程,很多操作都要走审批。研发也要求文档齐全,且每个文档都需要评审。另外,部门有 case study 文化,每次线上故障的复盘,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。
第二就是花在沟通上面的时间会更多:
- 因为每个人会有各自的OKR,你要做的事情,是需要别人配合的,与合作方的积极沟通就免不了,要做的事情跨小组、跨部门很常见(在初创公司相熟的几个同事交流还是非常高效的);
- 你做的事情,如果不主动表现,抓住汇报的机会,领导不一定会注意到,感知到。需要很有意识地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(初创公司基本只要专心把事情做好,在老板那里的可见度还是比较高的);
- 与用户的交流会更加密切,网上吐槽基架就是客服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(原来在乙方公司,与一线用户中间还隔着甲方商务、交付工程师和产品经理)
最后从技术的角度:初创公司技术上没什么包袱,自由度会比较高一些,可以探索新的技术,不怎么需要考虑跟历史系统兼容。相较而言,在大公司,就挺需要耐心去维护多年多人传下来的代码,慢慢地去迭代,看到有些不合理之处,还不一定就能马上修掉。好的技术当然是必要的,但是往往把事情推进下去,需要很多技术以外的技巧和耐心。
在面试过程中和近一年的工作上面,发现自己技术以外的技能还是比较欠缺的,比如表达能力、项目管理能力、沟通能力。但好在,自己也明确了这个方向,意识到了不足,也知道该怎么去改进。每一次工作汇报,每一次项目评审,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。
总之,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,不要限制自己。
22年读的书有58本,21年读的书是83,相较上一年还是下降了不少。22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。
技术方面,读了好几本关于go的书:《Go语言学习笔记》《Go语言高级编程》《Go语言定制指南》《Go语言精进之路》,质量参差不齐。《Go语言精进之路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,比较细致实用,介绍了很多有用的工具和技巧。顺带的,也看了下部分go调度器、标准库的源码。如果要深入学习,看看源码性价比更高一点。书籍可以用来查阅,不一定要通读。
架构和工程方面:
《软件开发的201个原则》科普了很多软件项目管理的常识,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用起来;
《软件架构设计》:国人写的书,挺全的,从OS、网络讲到DB、高并发、分布式协议,到业务意识、技术管理。很接地气(相对DDIA而言),没有太理论的内容,挺贴近工程实践的。对Paxos算法的讲解易懂;
《性能之巅》:有些过时了。主要学方法,里面总结的USE 方法(utilization、saturation、errors),给出一个分析性能瓶颈的框架。作者出的另一本书《BPF之巅》就比较新,ebpf也是这两年社区火热的技术了。最后一章的case study很经典;
《领域驱动设计》:学习了一堆诸如entity、aggregate、repository、anticorruption layer的术语,还是有些启发的,但具体怎么到工程上用起来,还是没个头绪;
《SRE》:运维领域的必读书,也是读了好几年。加深对变更、监控、故障管理等运维领域方方面面的理解。
《代码的艺术:用工程思维驱动软件开发》:部门读书会一起读的书,浅显易懂,主要还是讲一些开发常识。
《企业应用架构模式》:感觉不少日常开发用到的术语都来自这本书,似乎DDD的一些理念也是继承自这本书。不过,这种设计模式类的,只能从实践中去学习。没有实际的经验和体会,这些概念也只是纸上谈兵。
《Redis设计与实现》:让我对Redis从一知半解到入门,这部书基本覆盖了面试遇到的关于redis 90%的八股。
非技术书方面,杂七杂八的看了许多。好几本都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的,挺方便。
刘瑜的《可能性的艺术》:这本强烈推荐,通过举了不同国家的例子,去讨论诸如“民主有没有用”这类抽象的政治命题。我也很赞同作者“改良主义“的立场。
巫怀宇《大地上的尺规》:作者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微博博主 @旧常识 。作者对海德格尔、胡塞尔、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令我倾佩。
谢遐龄《康德的大刀》:还不错的《纯批》入门书。也可以用来作哲学入门书。
陈嘉映《从感觉开始》《旅行人信札》《无法还原的象》《感知·理知·自我认知》:年初微信读书上架了陈老师的几本书,我就很贪婪地一下子读完了。跟着陈老师朴素的语言,我重塑、映证了很多基础的观念。
维特根斯坦《论确实性》《逻辑哲学论》《维特根斯坦《哲学研究)》注解》:看完陈老师的书,不够过瘾,又把维特根斯坦的几本经典的书给看了。《逻辑哲学论》关于数理逻辑的部分,我看不懂,也没有很认真地看。读出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一致性,这对我来说是有收获的。读的译本是中山大学黄敏的译本,前几年在深圳一场活动见过黄敏老师,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。前言果然写得很不错,对阅读过程帮助挺大的。《维特根斯坦《哲学研究》注解》这本注解也很不错,跟着这本注解,对着陈嘉映译本,把《哲学研究》又看了一遍。
上野千鹤子《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》《厌女》《始于极限》:近年来比较火的女性主义作者,不知不觉也读了好几本。了解了一下女性主义的问题视角和立场。
这一年也是把最想读的书读完了。我最喜欢的两个作者(陈嘉映、维特根斯坦)主要的作品也都看过了。从阅读上面,有大的观念刷新是很难得的。我是非常享受这种不断成长、不断更新视角、不断去领悟新观念的过程的。以后可能也难再有了,这也不是坏事。因为年轻时的任务是学习,成年了主要是做事。是时候从“务虚”转向“务实”了。学习、阅读、思考是一种乐趣,做事、成家、立业是另一种乐趣。在做事中得到的成长、反馈,也会让我心潮澎湃。
平时读书还是有不少想法的,没有及时记下来,在写总结的时候没法马上回忆起来,并且快速输出。还是很有必要定期整理,做一些输出的。另外许久不写博客,明显感到笔力下降,表达不是很顺畅,写写读书笔记也是对写作能力的定期锻炼。